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禮類
四書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傳記類
目錄類
儒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四参选判策为铨府最宜是笔之美也 宋元承
袭国朝
因之试于士行于官咸有可观中间崇笃经学或稍未
遑精选迩来文教弥振英才骏腾秉政者裁驳详允宾
王者 (第 11a 页)
者是圣人之所履也谓形色为天性亦犹
所谓色即是空
   毗陵所闻(辛卯七月十一日自/沙县来至十月去) 刘元承
言相之无所不用其敬尝挂真武画像于帐中
其不欺暗室可知曰相之不自欺则固可取然以神像
置帐中亦可谓不智曰 (第 20a 页)
有自来矣齐门好竽楚国多狗其卷而怀
之以俟有千载心者
   二薛先生文集序
永嘉自许少伊右丞周恭叔太博 刘元承
给事受业程
门为最先一辈而义理之学始于此矣生而晚者虽不
及成德达财之列而亦窃闻私淑之教见知闻知成功 (第 5a 页)
 则乖为善盖一字两用字非此类则不可如

师是师旅之师岂可说为师友之师以来书
云尔故及之
形色天性也有物必有则也物即是形色即是
天性唯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践履也体性故
也盖形色必有所以为形色者是圣人之所
履也谓形色为天性亦犹所谓色即是空
   毗陵所闻(辛卯七月十一日自/沙县来至十月去) 刘元承
言相之无所不用其敬尝挂真武画像
于帐中其不欺暗室可知曰相之不自欺则
 固可取然以神像置帐中亦可谓不智 (第 19a 页)
库全书    集部三
 刘左史集      别集类二(宋/)
  提要
    臣等谨案刘左史集四卷 宋刘安节
(第 1a 页)
安节
    
字元承永嘉人元符三年进士官至起居郎
    擢太常少卿出知饶州迁知宣州卒于官是
    集不知何人所 (第 1a 页)
按《经解序论语集说》二十卷。宋朝散郎试太府卿兼枢密副都承旨永嘉蔡节编。淳祐五年表进于朝。今作十卷。盖当日刊于湖頖本已然也。是书《宋艺文志》
不载。诸家藏书目俱未收。予乃购得之,幸矣。永嘉自伊洛,诸儒未作。王景山出发明经蕴述儒志一编。其后则有 刘安节元承
鲍若雨商霖谢天申用休潘旻子文周行已恭叔陈经正贵一暨弟经邦贵叙。其姓名皆入《伊洛渊源录》中。而著群经说
复子审礼皆登科有名誉,则礼以父泽入仕,晚居豫章,号北湖居士。

《刘左史集》四卷
陈氏曰:起居郎永嘉 刘安节元承
撰,与从弟安上皆尝事二程,同游太学,号二刘安。节元符三年进士,为察官左史,晚知宣州,以没

《箕颍集
师之,徒掩卷追想于百年之外尔。
《题二刘文集后》前人
按周博士集元丰时永嘉同游太学者蒋元中、沈彬老、 刘元承
、刘元礼、许少伊、戴明仲、赵彦昭、张子充,不满十人而皆经行修明为四方学者敬服者也。绍兴末,州始祠周公
者,与棠俱有词赋声,时称之曰:刘棠陈补,漳岩赋虎。棠既登第,补遂隐居不仕。
刘安节
按《万姓统谱》: 安节
字元承,永嘉人。天资近道,敏于为学,师事程伊川,以文行推重,官至太常少卿。
刘安上
按《万姓统谱》:
流必至于用人君子无所不用,其敬见似人者不忽于人可知矣。若于似人者,而生慢易之心,其流必至于轻忽人。 刘元承
言相之无所不用其敬,尝挂真武画像于帐中。其不欺暗室,可知曰:相之不自欺,则固可取然以神像置帐中,亦可
能言及辩是非,则毅不可夺族。贫无归者,无不收恤乡人,矜式焉。从弟琪字东美,亦以行义称。按周恭叔许少伊 刘元承,
元礼戴明仲赵彦,昭张子充蒋元中,沈彬老时称元丰太学九先生。
《东轩笔录》:王荆公在中书作新经义,以授
察御史游酢定夫。今龙图阁直学士致仕杨时中立。河中侯仲良。师圣。伊川之门人。后有秘书省正字吕大临。与叔 起居郎刘安节。
元承。
给事中刘安上。元礼。尚书右丞许景𢖍。少伊。殿中侍御史马伸。时中国子祭酒李朴。先之。右谏议大夫李处遁
也。曰游夏称文学何也曰游夏亦何尝秉笔学为词章也且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岂词章之文也 刘元承
手编兼山郭氏曰。王辅嗣曰互体不足推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至五行一失其原。巧愈弥甚甚哉斯言之遇也互体卦变其来 ……游夏称文学何也曰游夏亦何尝秉笔学为词章也。且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岂词章之文也。 刘元承
乎编白云曰。贲饰也。交相饰之谓贲。柔来而文刚。则刚为质而柔为文也。以刚为质而柔文之。得中得正。此六二
置其像于水中。唯背已上立水上其后魏武帝。重造忖留之像。因乘马见之惊。又命下之。〉
真武像〈杨龟山语录 刘元承
言。相之无所不用其敬。尝挂真武画像于账中。其不欺暗室可知。曰。相知不自欺。则固可取。然以神像置账中。
  

杂说
丙辰六月八日。赵国珍来。与余共看程子遗书。到 刘元承
录。或曰。凡物之生。各随气胜处化。曰何以见。曰如木之生。根既长大。根却无处去。根却无处去一句。究说不 (第 445H 页)
以其繁复而为嫌也。至于程朱子语录。则若此类尤多。载于东见录者。又载于入关录。见于李端伯师说者。又见于 刘元承
手编。而可学录,必大录,贺孙录,人杰录。其复出者何限。然朱子之编遗书外书也。既录此。又录彼。池饶二州 (第 345L 页)
 在义为理说曰在义为理。若言物则物或有违其当然者。言义则物在其中而切于心。愚谓在义为理。恐未安。程子曰在物为理。处物为义。既曰处物为义则岂有违其当然之虑乎。在义为理。见于程书 刘元承
手编。然以例推之。义恐物字之误。潜室陈氏之解。退溪答禹景善书。亦不可明晓。
窃想程子意。此句居在天为 (第 394L 页)
。自幼即学平心以待物耳。此数语切宜体会。所失在彼。于我何关。
○一日侍侧。偶言及人之长短。乃 教曰昔 刘安节元承
与人游。常引其所长。阴覆其不及。此可为法也。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宜念之不忘。
○一 (第 381L 页)
则尧舜。至于涂人。一也。孟子六上六。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章章下注。详考。此乃二程全书十九卷 刘元承
手编廿四卷。伊川杂录唐棣彦思编。合而一之者也。近思录一之卅八条四十条。亦可考。老洲曰。盖自孟子没后。 (第 347L 页)
则本于程子。而专主于气质之性言者也。程子论生之谓性。许多说。无一有以此性为本然之性者矣。遗书卷十九。 刘元承
手编一条曰。生之谓性。凡言性处。须看他立意如何。且如言人性善。性之本也。生之谓性。论其所禀也。孔子言 (第 378L 页)